工程研究中心以国家和地方矿产资源需求为导向,利用隐伏矿床勘查技术、深穿透及深部探测技术、外生矿床勘查技术等进行有色金属勘查及技术服务成果转化。
(1)隐伏矿床勘查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
评估期内,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深部隐伏矿床勘查技术在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和危机矿山推广应用,在广西、新疆、广东、甘肃、内蒙古等省市的多家单位进行了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工程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广西金秀龙华镍钴铜矿勘探、新疆萨热克铜矿外围勘查、云南省盐津县庙坝丁沟矿产普查等隐伏铅、锌、铜、金、镍等矿产普查、详查及勘探工作,累计勘查面积超过1200 km2,累计新增金属量Pb 9.5万吨,Zn 67.9万吨,Ag 313吨,WO3 10.6万吨,Sn 5.4万吨,累计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项目118项,总经费达1.66亿元。
(2)深穿透及深部探测技术成果转化
工程研究中心利用地电化学深穿透技术和深部结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对广西、内蒙古、四川等省市深切割、高覆盖地区的深部铜矿、铅锌矿、钨铋矿等进行了成矿预测和找矿勘查,累计勘查面积约430 km2,新增金属量Cu 2.8万吨,Pb 7.7万吨,Zn 10.9万吨,Ag 272吨,WO3 9.8万吨;经统计,该技术应用于地方找矿勘查和其它技术服务、成果转化项目共78项,总经费达2409万元。
(3)外生矿床勘查技术成果转化
工程研究中心利用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勘查技术对广西、新疆等省市铝土矿、稀土矿等进行了成矿预测和找矿勘查,累计勘查面积约610km2,新增铝土矿1.57亿吨,稀土氧化物全相REO 141万吨、离子相REO 100万吨;经统计,该技术应用于地方找矿勘查和其它技术服务、成果转化项目共46项,总经费达247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