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总量日益增长,资源保障面临挑战,矿产保有资源储量短缺和后备资源储量不足问题十分突出。例如,广西已探明的堆积型铝土矿经济储量3.49亿吨,与预测到2030年累计消耗铝土矿经济储量4.547亿吨之间存在供不应求的矛盾,解决堆积型铝土矿面临枯竭、矿石供给不足问题,必须推进沉积型铝土矿勘查突破。因此,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中矿产资源的需求供给问题,开展了新一轮找矿勘查,进行了工程技术转化和推广,为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成为广西区内找矿勘查行业的“领头雁”。典型案例如下:
典型案例1:华南战略性铀矿地电化学找矿勘查
南岭诸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铀矿基地之一。评估期内,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由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2600)课题“地电化学示踪技术研究”。应用深穿透地电化学找矿技术在该区开展铀矿的深部找矿工作,圈定了4个找矿靶区,其中CJ1靶区经钻孔验证发现矿体:在950米深度发现了厚大工业铀矿化,在1550米深度发现了我国目前深度最深的工业铀矿化(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9月公开报道此事)(图1)。

图1 深穿透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圈定的靶区及相关新闻报道
典型案例2:广西栗木锡多金属战略性矿产找矿勘查
工程研究中心同时应用深穿透地电化学技术、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勘查技术和深部探测成像技术对广西栗木矿区进行了隐伏多金属矿床深部找矿,拓展了矿区的找矿空间,勘探深度达到800米,探获新增矿石量:2912.25万吨,金属量:Sn 53971.36吨,WO3 23314.65吨,Ta2O5 1052.38吨,Nb2O5 1805.09吨(图2)。另外,矿区外围香粉厂等地段新发现具有工业意义的锡钨矿脉,新增金属量:Sn 2855.63吨、WO3 2700.84吨。新增总资源量相当于1个大型锡矿床、1大型钽矿床和1个中型钨矿床。延长栗木矿区矿山服务年限近15年,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估算其潜在经济价值达52亿元,稳定职工就业460余人。勘查结果证明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巨大,值得进一步开展找矿评价工作;因此,广西自然资源厅2019年批复大规模找矿项目1项,合同经费488万元。
广西栗木锡多金属矿找矿技术应用为科学部署华南隐伏花岗岩型矿床深边部找矿具有示范意义、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荣获2019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图2 栗木水溪庙AMT+CSAMT电阻率剖面与地质剖面对比图
典型案例3:广西平果县沉积型铝土矿勘查
利用外生矿床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勘查技术,①开展了1:50000遥感地质解译,提取沉积型铝土矿赋矿层位空间分布信息数据;②开展了面上1:50000地质填图和重点区1:25000地质填图,圈定沉积型铝土矿层地表出露范围;③施工槽探,揭露沉积型铝土矿层岩性组合、矿层厚度、矿石类型等;④施工钻探,验证沉积铝土矿层往深部延伸情况(图3);⑤采样分析测试,查明了沉积型铝土矿矿石特征、品位,圈定了矿体,估算了资源量。通过勘查,圈定了5个沉积型铝土矿找矿靶区,估算平果地区沉积型铝土矿资源量约1.6亿吨,潜在经济价值约144亿元。

图3 广西平果沉积型铝土矿野外勘查现场